演出预告
演出预告|中央歌剧院红糖室内乐团 大提琴,唱给你听
发布时间:2025-07-22
来源:
作者:
总监制:刘云志
监制:张旭霞、么红、张百成、吴钊
演奏: 中央歌剧院红糖室内乐团
(杨娣、陈俊杰、李佳欣、张宇、龙蕊、刘壮、董易、任星桥)
时间:2025年7月30日(周三)晚7:00
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李莹厅
校内票价:60、90、120、150元(凭北京大学校园卡购买)
校外票价:120、150、200、280元
(本场演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演出票售出后概不退换,请勿为1.2米以下儿童购票)
温馨提示
1.为保障校内师生权益,讲堂售票类艺术活动在开售后适时适量开放校外观众购票。请校内观众勿为校外人员购票。
2.票品具有特殊的文化服务时效性、稀缺性等特征,购票后不支持退换。
3.活动前30分钟开始检票,凭票、扫码均可入场,对号入座。
4.选择扫码验票入场的观众,请提前将验票二维码截屏保存,以免造成入口拥堵。二维码使用一次即自动失效,请妥善保管。
5.扫码验票入场后如需换取纸质票,请于活动结束后凭订单记录至讲堂售票窗口人工兑票。
本场音乐会不仅选取音乐史上著名的乐曲选段,还将呈现由红糖室内乐团发起者、大提琴演奏家杨娣改编的作品,让数百年沉淀的经典旋律借由大提琴多声部的交响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不拘一格的表达,呈现出音乐的包容性和无界性,引领观众步入一场时空交错的听觉盛宴。
节目单
1. 霍尔堡组曲
(1)前奏曲
格里格 曲
2. “晴朗的一天”
选自歌剧《蝴蝶夫人》
普契尼 曲
3. “塞吉迪里亚”
选自歌剧《卡门》
比才 曲
4. 歌剧《托斯卡》选段
普契尼 曲
5. “她从未爱过我”
选自歌剧《唐·卡洛》
威尔第 曲
6. “我亲爱的爸爸”
选自歌剧《贾尼·斯基基》
普契尼 曲
7. 音乐剧《西区故事》选段
伯恩斯坦 曲
- 中场休息 -
8. 间奏曲
选自歌剧《乡村骑士》
马斯卡尼 曲
9. 拨弦波尔卡
小约翰·施特劳斯 曲
10. 圣母颂
古诺 巴赫 曲
11. 爱的致意
埃尔加 曲
12. 如歌的行板
柴科夫斯基 曲
13. 遗忘
皮亚佐拉 曲
14. 自由探戈
皮亚佐拉 曲
15. 曼波舞曲
威廉·凯撒-林德曼 曲
(曲目、演员如有变动,以当日演出为准)
本场演出时长约95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艺术家简介
杨娣
中央歌剧院大提琴首席,一级演奏员,中央音乐学院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弦乐学会理事,沈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师从大提琴教育家张毅、全如师、俞明青、蒋力行先生。曾访问美国、埃及、意大利等国;与杰西•诺曼、蕾妮•弗莱明、安吉拉•乔治乌、曹秀美等世界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受邀国际音乐节,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创作大提琴与管弦乐作品《丽江恋》并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陈俊杰
中央歌剧院大提琴演奏家,二级演奏员。2000年至201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先后师从娜木拉教授、司徒志文教授、马雯教授。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2004年全国第五届大提琴比赛获奖。
李佳欣
中央歌剧院大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硕士。201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朱亦兵教授,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
张宇
中央歌剧院大提琴演奏家,二级演奏员。先后师从于俞明青教授、马雯教授。201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专业,同年考入中央歌剧院。
龙蕊
中央歌剧院大提琴演奏家,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音乐系大提琴演奏专业。先后受教于大提琴教授娜木拉、王莹、俞明青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专业大提琴比赛获奖。2009年加入四重奏组“Abigale”,在全国金钟奖四重奏组中获奖。
刘壮
中央歌剧院大提琴演奏家,一级演奏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曾任中国歌剧舞剧大提琴首席。
董易
中央歌剧院大提琴演奏家。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央音乐学院及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师从孙晓淇教授、莫滕·塞乌滕教授。作为外国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回国。在古斯塔夫·马勒大提琴比赛中获得奖项。受到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邀请赴日演出,并获得小泽征尔音乐塾全额奖学金。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青年音乐周中受到导师柏林爱乐乐团大提琴家马丁·门金悉心指导。
任星桥
中央歌剧院大提琴演奏家。毕业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音乐学院,师从阿兰·斯特潘斯基教授,获得大提琴演奏本科及硕士学位。曾任美国皮博迪交响乐团大提琴声部首席。曾获2017年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迪荣誉合奏团比赛第一名。
中央歌剧院红糖室内乐团
中央歌剧院红糖室内乐团的成员均来自中央歌剧院大提琴声部,是一支国内鲜有的大提琴组合。
“红糖”以大提琴重奏方式演奏众多世界名歌剧选段,并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对旋律进行独家创新改编,将世界各国的著名音乐作品带给观众。
正如“红糖”的名字,这是一群热情、活力、治愈的大提琴演奏家。年复一年的排练与相处,让大家收获了特有的浪漫气质与极为丰盈的临场经验,这在作品中淋漓可见。
这支具有包容性的团体,致力于打造沉浸式的音乐体验,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新意,在不朽的经典里发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