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动态
中央歌剧院新版世界经典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演出顺利收官
发布时间:2025-05-02
来源: 宣传中心
作者: 钟宁
2025年5月1日,中央歌剧院与俄罗斯艺术家联合制作的新版世界经典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连演三场之后顺利收官。
该剧以中俄双卡司阵容、巧妙的戏剧编排和创新的舞台技术运用重现俄罗斯文化艺术经典,赢得观众好评。在充满回忆气息和年代复古感的舞台陈设、服化造型及多媒体投影加持下,演员们将观众带回到过往的时空,生动诠释了普希金笔下奥涅金“多余人”的可悲性和塔基亚娜的人性光辉,引发观众对经典作品内涵的当代思考。
这部歌剧运用多个浪漫抒情场景,写实描绘十九世纪俄国社会普遍的人物状态,刻画出角色复杂、深刻却又真实、质朴的情感和心理活动。这种“浪漫写实”的特质,与普希金用诗行书写现实生活的笔法一脉相承。在音乐上,旋律作为主导因素极为突出。柴科夫斯基大量使用富于抒情性与歌唱性的小调和下行旋律,塑造出忧郁的特质。音乐有时会以豪迈粗犷的大跨度音程与狭窄幽暗的半音阶在音乐色彩上制造强烈对比,在突出俄国人民性格热情奔放的同时,也渲染了剧中人物的悲情色彩。根据俄语韵律而谱成的乐句也常将重音强调放在末尾,前面越急促紧凑,后面就越绵延悠长,骤起时速度疾如暴风,减慢时色彩浓如烈酒。在俄罗斯指挥家瓦西里·瓦利托夫(Vasilii Valitov)的执棒下,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把握住了俄国作曲家作品的特点和精髓,精彩呈现富有韵味的柴科夫斯基音乐。
中俄双卡司阵容实力强大,奥涅金由俄罗斯男中音亚历山大·苏哈诺夫(Aleksandr Sukhanov)与我国著名歌唱家袁晨野分别演绎,塔基亚娜由俄罗斯女高音叶卡捷琳娜·莫罗佐娃(Ekaterina Morozova)与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蔡楠共同诠释,连斯基则特邀中国旅意男高音歌唱家谢天与中央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李爽扮演。同时,中央歌剧院还派出杨丽、刘莹莹、宋沣润、陈野、翟今起、杨金霞、徐慧杰、李想、孙一龙、马春鹏等优秀艺术家担任剧中主要角色。剧院合唱团、交响乐团和舞台美术设计制作中心分别担任演唱、演奏和舞美制作。
“我把命运就交给你了!”当塔基亚娜伏案疾书,在烛光中彷徨忐忑,唱出这飞蛾扑火般的内心独白,歌唱家把少女情窦初开的羞涩和孤注一掷的炽烈演绎得入木三分、酣畅淋漓。“美丽的姑娘奥尔加,那时你会不会来到坟前为我流眼泪?”赴死决斗前夜,当歌者唱出这痛苦却又坦然面对命运的咏叹调时,悲伤倾泻而出,舞台上的时间凝固成专属于连斯基的泪点时刻。“幸福曾经就在眼前,多么近,多么近!”奥涅金的悔恨、塔基亚娜内心的挣扎,被扮演者演绎得刻骨铭心,具有穿透性的声音迸发出令人震颤的情感能量。这是男女主角对命运的慨叹。当年错失的青春和爱,如今再也找不回来。不同于大部分歌剧的结尾中对爱情的选择,塔基亚娜虽渴望奥涅金的拥抱,终归于理性将这份爱永远尘封于日记之中。她继承、延续了母亲拉林娜夫人的选择,在犹豫过后笃定“幸福不是上天所赐,习惯才是馈赠人间的礼物”。将道德、忠贞与信念深埋心间并努力、踏实地过好每一天,平凡的生活也会折射出伟大的人性光芒。
两国艺术家的深度合作,让导演亚历山大·索佐诺(Alexander Sozonov)印象深刻:“我们一起创作了一部作品,在艺术上,我们彼此学习,共同进步。”故事采用倒叙结构,以塔基亚娜成为格列明公爵夫人后带女儿重回故地翻阅日记为引,将故事情节以回忆的形式徐徐展开。在戏剧编排上,导演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些细节,如连长(格列明公爵)对塔基亚娜及其家人主动靠近的伏笔、奥涅金被采摘的年轻姑娘们围绕喂食树莓的隐喻、被奥尔加丢弃被连斯基捡起并在其决斗身亡后又被从手上摘下的求婚戒指、奶妈讲述自己年幼成婚时玛莎(塔基亚娜之女)将过家家玩偶摆放成婚礼仪式的呼应、男女主角再次相遇时奥涅金身伴女友艾琳娜而塔基亚娜怀有身孕等设定,内涵皆有延展,处处耐人寻味。
整体舞美风格兼具传统与现代,朴实与精美平衡得恰到好处,舞美兼服装设计师奥尔加·库兹涅佐娃(Olga Kuznetsova)精准匹配作曲家在书信中对这部作品在气质上“深刻质朴、在平易中见功夫”的期望。庄园陈设古朴典雅,烛光氛围极致浪漫,具有艺术审美却不浮夸;角色造型并无过分奢华,但设计考究,既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少女叶状头冠、萨拉凡连衣裙、串珠、宝石以及民间图案的点缀纹饰,又有十九世纪由西欧传来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宽松长裙、方领口、高腰线,以及披肩和长手套等必备潮流配件。
新的舞台技术应用也为观众带来丰富的观剧体验。局部舞台的升降使幕中快速换景得以实现。奥涅金与连斯基决斗时,旋转的舞台仿佛致命的俄罗斯轮盘。多媒体投影将日记和诗歌文字、星空和庄园,以及绝美的苏联黑白电影质感的演员实时面部特写镜头映射在舞台背景和前方纱幕上,演员表情的最大化展现更加强了剧情及角色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虚实结合的舞台效果与普希金和柴科夫斯基的“浪漫写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黑白与彩色、固态实体与飘浮的虚影、过往与当下平行呈现在观众面前,如梦如影、忽明忽现、亦幻亦真,现实与记忆交叠并相互作用。投影与音乐、灯光相结合,呼应着听感上的焦虑不安与飘忽摇曳,视觉体验、音乐特质与人物复杂的情绪完美契合,浑然一体。无论何种方式均无法完美记录下此时艺术产生的化学反应,唯有亲临现场才能得到这种微妙且震撼的多感官沉浸式体验。
彩蛋一
请关注 中央歌剧院 视频号
5月1日最后一晚演出结束后,俄罗斯男高音亚历山大·苏哈诺夫以中文献唱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在瓦西里·瓦利托夫的指挥下,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奏响深情旋律,中俄演职人员在舞台携手合唱,两国艺术家以音乐架起友谊之桥,为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再添新篇章。
彩蛋二
请关注 中央歌剧院 视频号
中央歌剧院与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渊源深厚。1962年7月,中央歌剧舞剧院(中央歌剧院的前身)在国内首度以中文上演该剧,开创国内演绎俄罗斯经典歌剧的先河。李光羲和刘秉义两位艺术家,分别在剧中饰演连斯基和奥涅金。时隔63年,中央歌剧院延续历史传承,赓续艺术血脉,把握思想精髓,以中俄合作的全新制作、以高质量的歌剧制作水准,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并以更加国际化、时代化的视野赋予作品当代生命力,书写新的历史。
文字:钟宁
摄影:张梦丹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