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动态
跨越山海,和声共鸣 | 中央歌剧院2025年巴西访演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 宣传中心
作者: 何伦
2025年6月,应巴中社会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中央歌剧院赴巴西开启了巡演之旅。本次巡演由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刘云志携首席指挥杨洋、歌剧团、合唱团、交响乐团近30位艺术家,先后于巴西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两地,成功举办一系列“2025年巴西中国文化季”《中巴友谊咏叹调》音乐会演出与艺术活动,此行作为2026年“中巴文化年”预热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艺术家们用音乐搭建起跨越万里的情感桥梁。
圣保罗 音符为桥,心灵为岸
当地时间6月22日晚,圣保罗市立剧院灯火辉映,乐声悠扬。《中巴友谊咏叹调》音乐会在观众的热切期待中缓缓拉开帷幕。这座始建于1911年的百年剧院,当晚座无虚席。
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圣保罗州议会主席团首席秘书长毛里西、“中国—圣保罗”议会阵线副主席布埃诺、圣保罗州国际关系委员会主任萨莫、圣保罗市应对气变局局长纳里尼、市议员萨勒斯等圣保罗州政府代表、议员以及社会文化界人士等近1500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一文化盛事。恢宏的巴洛克式建筑在舞台灯光的映衬下,仿佛化作一个巨大的共鸣箱,等待着一场跨越文明的对话。
本场音乐会始终贯彻着融贯中外的曲目编排理念。从《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明快开篇,到《请你到窗前来吧》《让我们携手同行》的中西合璧,再到《思恋》《良宵》《情深意长》的东方柔情,音乐在不同文化间自由流淌,情感在音符中悄然生根。其中,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毫无悬念地成为整场音乐会的高潮。中央歌剧院院长刘云志担纲小提琴独奏,琴声如泣如诉,如蝶双飞,将一段凄美动人的东方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乐章落定,掌声如潮,久久不息。
当晚的舞台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声音格外引人注目。与中央歌剧院艺术家共同登台的巴西女高音歌唱家玛丽利娅·瓦加斯,她曾在2024年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在巴西总统卫队军乐团伴奏下为中巴两国领导人演唱中文歌曲《我的祖国》。
而本场演出中玛丽利娅带来了巴西作曲家维拉·洛博斯的名篇《巴西的巴赫风格》,随后用中文深情献唱了《葬花吟》并与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共同演绎了《我爱你,中国》。玛丽利娅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最早接触中国音乐时听到的正是《葬花吟》,这首歌细腻而深远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她,也促使她开始学习中文歌曲,与中国艺术家共同演唱所爱的歌曲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为了本场演出,她特意向中国艺术家请教中文发音、标注拼音,用专业与敬意,打磨出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今晚,在圣保罗这座历史悠久的剧院,我的梦想成真。”她说。
演出结束,观众自发起立,鼓掌、欢呼。“我们已经完全爱上了这场音乐会。”“中国—圣保罗”议会阵线副主席布埃诺感叹,“无论是《梁祝》背后的中国民间故事,还是今夜的琴声和歌声,都让遥远的中国变得亲近可触”。
圣保罗州国际关系委员会主任萨莫受访说,中国艺术家远渡重洋送来这场艺术盛宴,这是两国人文交流的生动实践,也是巴中关系蒸蒸日上的见证。
在中企工作的巴西青年卫斯理,专程从巴伊亚州赶来观演:“今晚听到的声音,让我仿佛回到当年在福建留学时,再次感受到中国山水的温柔。”
里约热内卢 艺术走进城市,音乐对话青年
当地时间6月24日,中央歌剧院抵达巡演的第二站——里约热内卢。不同于圣保罗的典雅与庄重,里约以她一贯的热烈与奔放,迎接着来自东方的旋律。
24日晚间,可纳2200余人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卡洛斯·戈麦斯市立剧院座无虚席,中西乐章继续交融,观众的掌声和欢呼从开场便从未间断,与圣保罗一样,舞台上的共鸣和观众的热情同样充满感染力。中国驻巴西使馆公参李琦,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田敏,巴西里约热内卢州议员丹尼尔·利布雷隆伉俪,里约热内卢州律师协会代表,中企和华侨华人代表等出席。
本场《中巴友谊咏叹调》音乐会由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杨洋执棒,全场节目延续中西交融、多元对话的风格。音乐会尾声,当最后一曲《我爱你,中国》的尾声缓缓回荡,观众都以自发起立的掌声回应。这份来自东方的深情,与巴西的热烈融为一体,成为这段旅程最动人的注脚。“我们听不懂歌词,但我们听得懂情感。”一位观众在散场时动情地说,“音乐超越了语言,今晚我们听懂了中国的心声。”那一刻,音乐已不仅是旋律,而是一种无需翻译的情感共振,是两种文明彼此理解的温暖回响。
不少巴西民众散场后久久不肯离去,涌上台与艺术家们合照。一位从尼泰罗伊市驱车两个小时来观赏的巴西观众说:“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场文化之旅,愿巴中友谊如旋律一样流淌、悠扬”。
“我们在歌声和琴声中感受到了美和友谊。”巴西里约热内卢州议员丹尼尔·利布雷隆评价道,“中国艺术家的精彩演出让里约这座“山海之城”增添了东方魅力。”
承办本场演出的巴中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席罗士豪也表示,将持续推动两国在音乐、舞蹈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中巴人民的心灵相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央歌剧院里约之行不仅仅是一场单纯的音乐会,更是一段深度的文化交流旅程。
当地时间6月23日,艺术家们受邀走进里约热内卢市政厅,与里约热内卢州议员及青年代表展开面对面的文化对话。音乐成为最好的语言,四位演奏家即兴表演赢得了满堂喝彩。
当地时间6月25日,艺术家们走进巴西音乐与教育学院(Instituto Brasileiro de Música e Educação , IBME),为师生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大师课。与学院交响乐团师生的联合排练与现场合作,成为这一行程的亮点。最终,师生与中央歌剧院艺术家们共同演绎《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和《卡门》序曲,掌声与笑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巴西音乐与教育学院的教师与学生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期待未来可以到中国与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共同演出。
请关注 人民网 报道
在剧院里,观众用掌声与欢呼表达着对音乐的热爱;在剧院之外,音乐化作无声的桥梁,在更多人的心中留下了共鸣。本次中央歌剧院赴巴西系列演出受到多方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巴西国家“旗手”电视台,RT新闻网等中巴主流媒体均对演出活动进行了报道。
文明互鉴,未来可期
中巴两国领导人强调要坚持人文交流,增加两国命运共同体活力。文化,已经成为中巴关系中最具温度、最具力量的纽带之一。
中央歌剧院此次赴巴西访演之行,不仅仅是中国国家院团艺术水平集中展示,也是开展中巴双边文化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驻巴西使领馆的大力支持,艺术家代表团在巡演期间分别拜会了驻圣保罗总领事余鹏和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田敏。两位总领事均对中央歌剧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余鹏总领事高度评价:“音乐会不仅是艺术盛宴,更是中巴人文交流的生动实践。” 田敏总领事也表示:“这样的文化交流,是中巴友谊长青的重要体现,为两国人民搭建起心灵相通的桥梁。”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刘云志表示:“中央歌剧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当地观众不仅欣赏到中国艺术家带来的高水平艺术演出,更深入了解其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让此次访演活动成为中巴文化交流新起点。”
艺术无国界,友谊有回响。这场跨越半个地球的音乐之旅,不仅奏响了文化交融的华美乐章,更让彼此的距离,从未如此靠近。未来,中巴这对跨越太平洋的朋友,必将在文明互鉴的道路上,继续共谱更多的动人和声。
撰稿、摄影、编辑 \ 何伦
摄像 \ 何伦 杨娣
视频制作 \ 杨娣
部分图片资料提供:巴中社会文化研究中心
上一页
上一页
相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