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演出预告 |  演出报道  |  剧院动态  |  剧院领导  |  艺术家介绍  |  剧院介绍   |  票务信息  |  剧院院报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安全声明  |  常见问题
中央歌剧院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1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25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外东中街115号   联系电话:010-65514787  010-65535582 传真:010-65535572

可信组件
>
>
纪念系列|纪念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逝世90周年交响音乐会

演出预告

纪念系列|纪念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逝世90周年交响音乐会

作者:
来源:
【摘要】:
纪念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 逝世90周年交响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4年7月12日19:30 演出地点中央歌剧院剧场

 

纪念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

逝世90周年交响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4年7月12日19:30

演出地点
中央歌剧院剧场

总监制

刘云志

监制
郑起朝 么红 李丹阳

 

音乐会曲目

 

指挥:袁丁

演出: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

乐团首席:杜玄

一、布里顿: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作品34号

 

二、沃恩·威廉姆斯:

英国民歌组曲

 

三、埃尔加:

谜语变奏曲,作品36号

 

 


布里顿: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作品34号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作品34号)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976)于1946年创作完成的管弦乐曲,乐曲的副题为“普赛尔主题变奏与赋格”,同年在利物浦首次演出,原为英国音乐教育影片《管弦乐的乐器》而作。乐曲主题取自英国作曲家普赛尔(Henry Purcell,1659-1695)所作戏剧配乐《阿布德拉扎》(又名《摩尔人的复仇》)。乐谱于1947年发表时,附有埃里克·克罗泽(Eric Crozier)撰写的解说词。演出时常由指挥在演奏过程中穿插解说词,也有不采用解说词的。本曲不仅是普及音乐的理想作品,同时也是著名的音乐会演奏曲目。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全曲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普赛尔主题。演奏开始前,乐队指挥说出下列解说词:“作曲家为了向大家介绍管弦乐队的乐器,特地写了这首乐曲。这儿有四个演奏小组,即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每一组乐器就像一个家族,用大体相同的方法发出相似的声音。弦乐器用弓拉或者用手指拨弦演奏;木管乐器用气吹奏,铜管乐器也一样用气吹奏;至于打击乐器是敲击演奏的。

下面大家首先听到的是英国伟大作曲家亨利·普赛尔所作的主题。它先由整个管弦乐队演奏,接着由四个乐器组分别演奏。”于是,乐曲通过整个管弦乐队的合奏,在快板速度上呈示出普赛尔主题。这一主题庄重宏伟,具有雄壮的气势。主题和后面有些段落的结尾在总谱上有两种写法。一种供有解说词时采用,另一种供无解说词时采用。

主题奏完后,按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弦乐器组、打击乐器组、管弦乐队全部乐器的顺序先后五次变化重复奏出。

在木管乐器演奏主题之前,解说词介绍木管乐器:“木管乐器属于高级哨子一类,用木料制成。”随后,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以大调式变化重复普赛尔主题。

木管乐器组演奏之后,解说词介绍铜管乐器:“最早的铜管乐器是小号与打猎用的号角。这里用的乐器是它们的后代。”随后,圆号、小号、长号、大号以高亢嘹亮的音响变化重复普赛尔主题。其中小号纯净明亮的音色最为突出。

铜管乐器组演奏之后,解说词介绍弦乐器:“大大小小的弦乐器的演奏,不是用弓拉奏就是用手指拨奏。它们的堂姐妹竖琴总是用手指弹拨的。”接着,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组成的弦乐器组开始变化重复普赛尔主题。从第四小节开始,竖琴也加入演奏。那清亮柔美的音色给整个弦乐组的演奏增添了一层妩媚的色彩。

最后演奏的是打击乐器组和整个管弦乐队。解说词首先介绍打击乐器,“打击乐器组包括鼓、铜锣、铃鼓及其他一切敲击的乐器。等大家听完打击乐器的演奏后,再次由整个管弦乐队奏出旋律。”打击乐器的种类繁多,在本曲中出现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大鼓、钹、铃鼓、三角铁、小军鼓、梆子、木琴、响板、铜锣等。通常还用木板击出清脆的音响模仿抽鞭声。一开始,先用有固定音高的定音鼓奏出普赛尔主题开头一小节的三个音,接着用钹和小军鼓模仿主题第二小节的节奏。这个打击乐器段落同样形成了很强的音乐性和别具特色的风格。最后,整个乐队重复普赛尔主题以结束第一部分。整个第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普赛尔主题的“呈示部”。

在解说词宣布“现在请听听各种乐器自己的变奏”之后,乐曲开始了第二部分。这一部分相当于普赛尔主题的“展开部”,各种乐器依次进行普赛尔主题的十三个变奏。每个变奏如同一首小曲,它们的音乐性格各异,有着各自生动的音乐形象。

变奏一:急板。由长笛和短笛演奏。解说词:“下面是木管乐器组中声音明亮而甜美的长笛和声音又尖又高的小弟弟短笛。”在竖琴和小提琴伴奏下,先由两支长笛奏出用小二度倚音组成的装饰音型,犹如清晨花园中的小鸟鸣啭。接着短笛也模仿着鸟鸣尖声尖气地叫了起来。

变奏二:徐缓速度。由双簧管演奏。解说词:“双簧管的音质温和哀愁。倘若作曲家需要,它也会变得十分有力。”在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和定音鼓的衬托下,乐曲奏出表情丰富的双簧管二重奏。和谐流畅的重奏以及双簧管甜美柔润的音色,使这一变奏显得恬静淡雅。

变奏三:中庸速度。由单簧管演奏。解说词:“单簧管十分单纯优美,声音柔和。”在弦乐的拨弦和大号的舞曲节奏伴奏下,一对单簧管奏出了双人舞舞曲,旋律轻盈明快,使人联想到灵巧的舞步。

变奏四:进行曲式的快板。由大管演奏。解说词:“大管在木管乐器组是最大的,所以声音也最低。”在弦乐和小军鼓奏出的进行曲节奏衬托下,两支大管吹出了进行曲主题,低沉的大管音色,使这段进行曲带有诙谐的色彩。

变奏五:华丽的波兰舞曲节奏。由小提琴演奏。解说词:“弦乐器组声音最高的是小提琴。它分成两组,即第一组和第二组。”在铜管乐器组和大鼓奏出的三拍子波兰舞曲节奏衬托下,小提琴奏出富丽堂皇的主题,小提琴柔和明亮的上行旋律,使这一变奏具有雍容华贵的特点。

变奏六:速度稍慢。由中提琴演奏。解说词:“中提琴比小提琴大一些,所以音调也较低。”接着,中提琴奏出柔和如歌的变奏段落。

变奏七:由大提琴演奏。解说词:“大提琴的歌唱十分丰满,亲切动人。请听这美妙的声响。”于是大提琴用低沉浑厚的音响连绵不断地奏出亲切感人的旋律。

变奏八:速度徐缓,后逐渐加快。由低音提琴演奏。解说词:“低音提琴是弦乐器组的爷爷,声音低沉,嗡然作响,口齿不清。”这段音乐带有诙谐曲的体裁特性。至中段,在木管乐器伴奏下,低沉的低音提琴在较高的把位上居然奏出了动人的变奏旋律。

变奏九:由竖琴演奏。解说词:“竖琴有四十七根弦和七个脚踏板,能够改变弦的音高。”随后竖琴在拉弦乐器烘托下,奏出琶音、滑奏等竖琴擅长的各种华彩性乐句。

变奏十:由圆号演奏。解说词:“铜管乐器组从圆号开始。这是把铜管弯曲成漩涡形状作成的乐器。”主要由四支圆号变奏的这段音乐,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变奏十一:急速的快板。由小号演奏。解说词:“下面是大家都熟悉的小号声响。”在小军鼓固定节奏型的衬托下,两支小号吹起了快速的进行曲,使人联想到一队骑兵轻快地奔驰而过。

变奏十二:华丽的快板。由长号演奏。解说词:“长号具有十分明显的金属声音。”低音大号的金属音更加明显。在其他管乐器的衬托下,两支长号奏出的号角性音调,显得格外庄重和坚定。

变奏十三:中庸速度。由打击乐器演奏。解说词:“打击乐器组的乐器,种类实在太多,不可能一一演奏。这里演奏的是最常见的。首先是象大锅那样的鼓,叫做定音鼓。接着是大鼓和钹,铃鼓和三角铁,小军鼓和木鱼、木琴、响板以及铜锣。在全部打击乐器合奏之前还有鞭子声。”乐曲在弦乐器组6/8拍舞曲节奏型的衬托下,先呈示出定音鼓演奏的变奏旋律,随后,由解说词中提到的打击乐器依次演奏。最后,所有打击乐器的合奏形成热闹而有趣的气氛,仿佛表现了具有异国情调的舞蹈场面。

乐曲的第三部分为快板。由一气呵成的赋格曲组成。演奏前,乐队指挥作如下解说:“我们已经看到整个管弦乐队的各个部分。下面把这几个部分合起来,演奏一首赋格曲。乐器按照刚才的顺序陆续进入。首先是短笛,最后当铜管乐器演奏亨利·普赛尔美妙旋律的时候,其他乐器将继续演奏本杰明·布里顿的赋格。”赋格主题先由短笛呈示,清脆的短笛声和跳跃的旋律,使这一赋格犹如小鸟啁啾,活泼而动听。经过七小节后,长笛接着重复主题,然后按双簧管、单簧管、大管、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竖琴、圆号、小号、长号和打击乐器的顺序依次进入,形成越来越热烈欢腾的气氛。最后,铜管乐器从容不迫地演奏时值增长的普赛尔主题。同时,木管和弦乐在较高的音区继续演奏欢快的赋格主题。乐曲在两者相互辉映形成的宏伟壮丽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沃恩·威廉姆斯:

英国民歌组曲

《英国民歌组曲》是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姆斯(Vaughan Williams,1872-1958)作于1923年的管乐合奏曲。该曲是应英国皇家军乐学校约翰·萨麦维鲁上校之约而作,同年7月首次演出,翌年由戈顿·吉科伯斯改编为管弦乐曲和铜管乐合奏曲。作者为英国民族乐派作曲家,曾深入英国民间,从事民歌的收集和研究。本曲就是直接引用民歌写成的。

《英国民歌组曲》由三首乐曲组成。每一曲都由几首民歌联缀而成。

第一曲《进行曲》,副题为《到了星期天就是十七岁》。快板,2/4拍,采用三部曲式。一开始短笛、长笛、双簧管以及各种单簧管在高音区奏出与副题同名的民歌旋律。曲调紧凑而欢快,充满少年快乐而自得的情趣。接着单簧管和短号吹奏出民歌《可爱的卡罗莱茵》的旋律。然后,过渡到由民歌《富人与拉扎勒斯》组成的中间部主题。曲调稳重而略带幽默。旋律由低音乐器在低音区呈示时,高音木管乐器用八分音符组成的跳跃性音型在高音区相互呼应,使乐曲更具有夸张欢快的意趣。乐曲相继再现《可爱的卡罗莱茵》和《到了星期天就是十七岁》的主题旋律后结束。

第二曲《间奏曲》,副题为《我的好对象》。小行板,3/4拍,由三部曲式构成。与副题同名的民歌主题由双簧管和短号奏出,明亮而流畅,渗透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人民纯朴欢乐的情绪。中间部主题源自民歌《绿茸茸》,诙谐幽默,使乐曲更具生气。乐曲在第一主题的再现后结束。

第三曲《进行曲》,副题为《一组夏季的民歌》。快板,2/4拍,用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构成,共用了四首民歌。前后部分的主要主题引用了民歌《早晨的露水珠儿》。这支旋律的前半句在高音区由木管乐器演奏,跳跃欢快,犹如晶莹的露珠闪烁着五彩的晨光。与之呼应的后半句突然转入低音区,由短号轻轻吹奏,带有游戏歌曲和民间儿歌的特点。中间部分的主要主题引用了民歌《大树高又高》的旋律。这一主题由短笛、长笛、双簧管及单簧管等木管乐器在高音区演奏,悠扬如歌,犹如参天的大树在徐徐的微风中唱着无忧无虑的歌谣。最后,乐曲再现《早晨的露水珠儿》的开头部分,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埃尔加

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1857-1934),幼年随其父学习小提琴,至后期擅长多种乐器演奏,并自学作曲;1885年任圣乔治教堂管风琴师,经常发表声乐作品。埃尔加以《谜语变奏曲》及《吉伦舍斯之梦》而闻名于乐坛,成为英国一流作曲家。在此后的20年间,埃尔加还创作了两部清唱剧,以及大型乐队作品及室内乐作品等。1905-1908年,埃尔加任伯明翰大学音乐教授;1924年任皇家乐长;1931年受封为男爵。埃尔加属浪漫派作曲家,作品以配器色彩优美见长。

 

埃尔加:

谜语变奏曲,作品36号

谜语变奏曲是英国作曲家埃尔加于1899年创作的交响变奏曲,同年6月19日在伦敦首次演出,后经修订,增加了结尾,并于同年9月13日在乌斯塔音乐节上演出。作者亲自指挥。乐谱出版时,靡页上有如下题词:“献给在曲中被描述的朋友们”。本曲为作者的成名之作。原曲名为《依据独创主题的管弦乐变奏曲》,因乐谱第一页上印有“Enigma”(谜语)一词,后人遂改用现名。全曲由主题及十四个变奏组成。每一变奏均以外文姓名的缩写字母、别名、代号或记号作为标题。作者曾说:“在这些变奏中,我描绘了包括并非音乐家的十四位亲朋好友的特征,以便让他们和我自己从中得到快乐。这是我和朋友之间的私事,没有必要披露。应该认为这首变奏曲只不过是通常的乐曲而已。关于‘谜’,我不想作什么说明——就让它不明不白吧。我要提醒各位:主题与种种变奏的联系常常是表面的。而乐曲却有一个贯穿全曲的大主题,但不演奏,中心主题隐伏而绝不露面。这情景与近来的某些剧作,如梅特林克的《入侵者》和《七公主》一样,真正的主角是从不出现的。”作者的这番话表明,本曲有两个“谜”。其一是隐伏的中心主题,其二是每一变奏段落之首的字母或标记所代表的人物。尽管作者希望人们把本曲作为一部纯音乐作品接受,而不要去猜测其中的底蕴,但人们还是苦苦追索着谜底,并得出了某些确切的答案。作者死后,他的知己阿特金斯爵士在伦敦《音乐消息报》上将各变奏标题所代表的人物姓名公布于世。至于乐曲的隐伏主题,有人考证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Parsifal)中的警句的旋律,但至今依然是个谜。

乐曲主题采用行板,4/4拍。共十小节,由前后两个乐句组成。前乐句六小节,g小调。跳进的音程和每两小节长短相反的节奏,带有一种前后晃动的摇摆感和幽默的色彩。主题的后乐句四小节,转为同名大调G大调。仍然保持着恢谐的特点。

第一变奏:C.A.E.。行板,4/4拍。标题字母为作者的夫人卡罗琳·艾丽斯·埃尔加(Caroline Alic Elgar,1848一1920)姓名的缩写。主题的节奏在这一变奏中有所变化,先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后由长笛、单簧管奏出,乐曲优美柔和,形象地描绘了夫人的亲切和温存。

第二变奏:H.D.S.-P.。快板,3/8拍。标题字母为业余钢琴家休·戴维·斯图尔特—鲍威尔(Hew David Steuart-Powell)姓名的缩写。他常和作者以及另一位朋友一起演奏钢琴三重奏曲。作者演奏小提琴。另一位朋友演奏大提琴。作者曾说,每次演奏前他总喜欢先在小提琴上作一阵音阶式的快速进行。在这一变奏中,作者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乐句漫画式地模仿了这一习惯。

第三变奏:R.B.T.。小快板,3/8拍。标题字母为其友人理查德·巴克斯特·汤森(Richard Baxter Townshend)姓名的缩写。汤森有一副天赋的低音歌喉,又掌握了独特的发声方法。他的音色常使人联想到低音管乐器。因此作者在这里用大管演奏玛祖卡舞曲来象征这位男低音的朋友。

第四变奏:W.M.B.。活跃的快板,3/4拍。标题字母为其友人威廉·米思·贝克(William Meath Baker)姓名的缩写。贝克既是学者又是绅士,同时又是瓦格纳的信徒。他精力充沛,处理问题果断而有魄力。这段变奏以活跃、有力的旋律再现了这位朋友的性格特点。变奏最后以富于戏剧性的尾声结束。

第五变奏:R.P.A.。中庸速度,12/8拍与4/4拍。标题字母为其友人、酷爱音乐的学者理查德·阿诺德(Richard Penrose Arnold)姓名的缩写。理查德·阿诺德为英国著名诗人马修·阿诺德(1822—1888)之子。乐曲以复调手法将主题第一乐句作变奏处理,并由长笛轻快地奏出第二乐句,成功地刻画了阿诺德风雅潇洒的形象。

第六变奏:Ysobel(伊索贝尔)。小行板,3/2拍。标题名为作者的女学生、伊莎贝尔·菲顿(Miss Isabel Fitton)名字的谐音。伊莎贝尔原学小提琴,后改学中提琴。因此这一变奏采用中提琴独奏,以象征伊莎贝尔的演奏。在木管和圆号的衬托下,中提琴独奏的旋律委婉如歌,充满了温和抒情的色彩。

第七变奏:Troyte(特罗伊特)。急板,4/4拍。标题为作者终生的知心朋友、建筑家阿瑟·特罗伊特·格里菲斯(Arthur Troyte Griffith)的名字。据说特罗伊特为人豪放热情,因此,乐曲在这一变奏中,定音鼓突出的音响以及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有特色的节奏,使乐曲充满了激情。

第八变奏:W.N.。小快板,6/8拍。标题字母为一位居住在莫尔旺附近一座十八世纪别墅中的贵族老夫人威尼弗雷德·诺布里(Winifred Norbury)姓名的缩写。乐曲中轻盈的主题旋律由单簧管演奏,乐曲精巧柔美,象征诺伯里夫人娴静淡雅的气质。

第九变奏:Nimrod(宁禄)。慢板,3/4拍。标题为作者在伦敦诺瓦罗音乐出版社工作时的挚友奥古斯特·约翰内斯·耶格(August Johannes Jaeger,1860—1909)的代号。耶格尔出生于德国,“耶格尔”在德语中意为“猎人”。在圣经中有一英雄的猎人,即挪亚的曾孙名叫“宁禄”,作者遂以此名为标题作为耶格尔的代号。这一变奏于1910年1月24日追悼耶格尔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出。当时作者曾说:“这一变奏不仅描绘了他的外貌……而且刻画了他的性格和气质,除了徐缓的音乐外,还需要热烈敏捷的成份。这一变奏还记录了一次夏夜长时间的交谈。那时,耶格尔出乎意料地成了一位雄辩家,滔滔不绝地大谈贝多芬的伟大,尤其称赞贝多芬作品的慢板乐章。”乐曲温文典雅,象征耶格尔敦厚的性格和谦虚的气质。

第十变奏:Dorabella(多拉贝拉)。间奏曲。小快板,3/4拍。标题为奥地利作曲家莫差特的歌剧《女人都是这样》中的女主角多拉·贝拉。作者以此暗指挚友多拉·彭尼(Dora penny)。这一变奏由带弱音器的弦乐和木管表演。乐曲纤巧轻盈。

第十一变奏:G.B.S.。活跃的快板,2/2拍。标题字母为赫里福德大教堂管风琴演奏家乔治·罗伯逊·辛克莱(George Robertson Sinclair)姓名的缩写。这一变奏不但表现了辛克莱的音乐形象,甚至还描写了辛克莱的爱犬丹(Dan)。据说,变奏开头的三小节即描绘了家犬丹奔下堤岸,跳过瓦伊河急流的情景。变奏先由大管和低音提琴演奏,接着,铜管奏出强烈的声响,使人联想到教堂管风琴洪大的音量。

第十二变奏:B.G.N.。行板,4/4拍。标题字母为大提琴家巴兹尔·格·内文森(Basil G. Nevinson)姓名的缩写。内文森常与作者一起参加室内乐演奏。在这一变奏中,大提琴奏出了忧郁的小夜曲旋律,形象地表现了内文森的演奏和他深沉细腻的性格。

第十三变奏:★★★。浪漫曲。中庸速度,3/4拍。标题中的星号,据说代表作者的女友玛丽·莉冈(Mary Lygon)。这一变奏为本曲最富于浪漫气息的段落。据说作者创作本曲时玛丽·利冈正在海上旅行,因此,作者在变奏中引用了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平静的海和愉快的航行序曲》的主题片断,以祝其一路顺风。乐曲在弦乐带有晃动感的伴奏音型衬托下,由单簧管奏出主题旋律,其中中提琴奏出的如同波浪的音型,使人联想到微波荡漾的海洋。随后,乐声渐减弱,犹如海船渐渐没入地平线。最后,在平静的气氛中结束。

第十四变奏:E.D.U.。终曲。快板,4/4拍。标题代表作者本人。据说这三个字母是埃尔加夫人对作者的爱称“阿杜”(Edu)。这一变奏的开头部分带有进行曲的特征,形成高潮后变化再现第一变奏,最后在明快而辉煌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扫码购票
 

扫描二维码

进入中央歌剧院

票务官方网站

购票

扫描二维码

进入中央歌剧院

票务管家

购票


 

 

 

2024“春之声”杭州音乐汇闭幕演出 中央歌剧院普契尼《三联剧》
2024“江南之声”音乐节 | 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茶花女》巡演版今晚开演
电子节目单|纪念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列逝世10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
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卡门》 即将亮相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电子节目单 | 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茶花女》 精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