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演出预告 |  演出报道  |  剧院动态  |  剧院领导  |  艺术家介绍  |  剧院介绍   |  票务信息  |  剧院院报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安全声明  |  常见问题
中央歌剧院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1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25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外东中街115号   联系电话:010-65514787  010-65535582 传真:010-65535572

可信组件

剧院动态

>
剧院动态_详细

切身感受舞台科技带来的演艺革命——中央歌剧院探索舞台科技转化为演艺生产力

作者:
来源:
【摘要】:
中国文化报记者刘修兵孟欣  当我们坐在剧院里,欣赏舞台上精彩的文艺演出时,在看不见的幕后,一场科技带来的革命正改变着创作、排练及演出的方式。中央歌剧院通过6年不断探索与实践,在科技推动舞台演出创排及演出效果呈现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  舞台科技  可以转化为演艺生产力  身兼剧院的管理者与艺术总监,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始终关注着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并对这些新技术能够为演出、剧院管理带来的转变,有

  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修兵 孟 欣

  当我们坐在剧院里,欣赏舞台上精彩的文艺演出时,在看不见的幕后,一场科技带来的革命正改变着创作、排练及演出的方式。中央歌剧院通过6年不断探索与实践,在科技推动舞台演出创排及演出效果呈现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

  舞台科技

  可以转化为演艺生产力

  身兼剧院的管理者与艺术总监,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始终关注着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并对这些新技术能够为演出、剧院管理带来的转变,有着层出不穷的“创意”。“作为文化单位,保证事业体制的同时进行企业化管理,推进内部机制改革,增加活力,一直是我们剧院发展的目标,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很多构想。同时,舞台科技的研发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具有社会广阔应用前景的市场行为。基于这两点,我们开始成立文化产业中心,主要以舞台科技作为导向,用我们的本行特色结合高校的技术团队,联合创新推进演艺过程、艺术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俞峰告诉记者。

  那么,科技究竟能为演出带来什么?俞峰认为,在演艺领域,特别是舞台美术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极大地束缚了艺术生产力。“例如,过去需要让工人爬到很高的支架上控制舞台追光,但是由于他们不能完全理解舞台艺术需求,因此在排练、演出过程中浪费了很多精力,不仅效果不好,而且容易发生危险。”他告诉记者,现在通过传感器和GPS定位,情况则大不相同。“演员身上佩戴传感器,通过事先编辑程序,保证他们走到哪里,灯光自动追踪到哪里,可以完全摆脱人力控制灯光的种种束缚。”他说。

  据了解,中央歌剧院从2010年左右就结合实际演出需要,通过创建实验室、承担国家项目、建立产业基地等措施,积极探索文化科技融合途径。

  “数字舞台工程”

  在演艺实践中大有作为

  为了切身感受科技带来的演艺革命,记者走进中央歌剧院数字舞台工程联合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显示舞台画面的投影屏幕。中央歌剧院文化产业中心主任杜锦告诉记者,屏幕上显示的是歌剧《齐格弗里德》的虚拟舞台,舞台上的灯光、音乐,道具背景中的假山、枯木,包括演员都是可以在计算机上操作移动的,这就是中央歌剧院研发的“文艺演出前期可视化创排演工具”。

  歌剧等舞台剧创作的前期要经历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协调过程,导演、作曲、舞美、编剧等需要在演员反复走台中切磋每一个细节,包括每块石头的位置、演员演唱的站位和时间等。这一过程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来完成。杜锦告诉记者,现在,各方人员坐在电脑前就能够敲定创作的各种细节,然后把这些直观场景搬到舞台上,大约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创排时间;根据场景可以马上出背景、道具的工业图纸,不用制作道具小样,并且设计、规划更加准确,减少了反复修改、纠错而浪费的成本和时间。

  另一项颇具创新意义的发明是“数字化舞台监督监控调度系统”。杜锦告诉记者,当演出开始,舞台大幕拉上以后,舞台与后台是无法看到彼此的。“例如,以往的演出中,指挥只能看着一红一绿两只灯,绿灯亮他就开始指挥表演。但是由于看不到后台情况,如果绿灯没有亮起,或后台发生异动,指挥心里就会很忐忑。而通过专门设计的平板电脑,甚至通过手机上安装的相关APP,就能解决这一问题。”除实现图像监控外,还可以通过左边对话框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语言通话和快捷命令发送,兼顾了监控调度和现场演出效果。

  推动数字化

  舞台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面对舞台演出对科技的巨大需求,中央歌剧院从2010年左右积极探索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共同解决舞台科技问题。“我们有实际应用需求,而大学有人才和技术,因此我们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凭借共同的兴趣申请了“数字舞台技术研究”等课题。”俞峰告诉记者。

  与中央歌剧院有四五年共同合作历史的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丁刚毅告诉记者,通过跟中央歌剧院的合作,提升了技术的系统性,同时尝试把应用于广场上的技术成果移植到室内。“歌剧、京剧这类高端的、程式化强的演出形式,演员的艺术功底是关键,舞美相对简单,但是中央歌剧院运用科技改变演出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说。

  此外,俞峰认为,除技术外,创意和市场也是推进文化科技在演艺领域内运用的关键。“演艺领域需要无限的创意,在技术能实现的基础上,如何将其应用到演艺领域内的创意是核心。”同时,演艺科技也拥有巨大的市场,“现在我们想对这些演艺科技深入研究,将其转型为市场应用,然后进行推广,计划在一到两年把它做成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俞峰告诉记者。

  杜锦介绍,按照科技部对国家科研项目的整体要求,2012年,中央歌剧院与青岛恒德数字舞美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青岛建立了我国首个数字化舞美科技文化产业基地。2013年,该基地承担的“快速创意及舞台表现集成平台研发及应用”获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立项。2014年,由中央歌剧院、新华社广东分社、清华大学、广东明大置业投资集团共建的中国数字化舞美科技文化产业(南沙)基地入驻广东南沙自贸区。

  自2011年起,在国家加快文化科技融合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下,中央歌剧院在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支持下,先后承担了文化部文化创新项目“数字化舞台技术研究”、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模块化主题演艺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典型应用”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舞台快速创意与虚实交互系统集成技术研发”,以项目为抓手和龙头,带动剧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对中央歌剧院进行调研时,高度评价了项目取得的成果。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中央歌剧院近年来在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同时,走“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以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艺术生产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创新能力,不断研究开发具有产业特性和科技含量的产品和项目,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提升了艺术生产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发挥了中直院团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转载自中国文化报4月30日刊第七版

2024“江南之声”音乐节 | 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茶花女》巡演版今晚开演
电子节目单|纪念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列逝世100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
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卡门》 即将亮相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电子节目单 | 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茶花女》 精缩版
电子节目单 | 以经典致敬人民 2024四川省新年音乐会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