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报道
“乐光永熠”系列 而立风华——中央歌剧院青年人才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精彩上演
编者按
“初心不忘来时路,逐梦笃行寄远猷”。一代代歌剧艺术家手握前辈们的接力棒,秉承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薪火相传,初心不改。剧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采世界歌剧艺术众长,用前辈丰富的创作经验锻造青年艺术家扎实的基本功,厚植青年艺术家的家国情怀、文化底蕴,培养青年艺术家持续的创新意识,塑造青年艺术家博大的心胸格局。此次剧院策划的“乐光永熠”系列 而立风华——中央歌剧院青年人才音乐会,既是对前辈的致敬,也是对今天的鼓舞,更是对未来的展望。青年艺术家将继承前辈艺术家的精神财富,发扬前辈艺术家的耕耘成果,踏歌前行,激荡强音,唱响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在奋斗中谱写中央歌剧院的新辉煌,在追梦路上铸就文艺发展的新高峰。
9月4日晚,“乐光永熠”系列 而立风华——中央歌剧院青年人才音乐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精彩上演。这是“乐光永熠”系列音乐会的第二场,由中央歌剧院歌剧团、合唱团中20余位,年龄在25至35岁之间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带来了世界经典歌剧选段。音乐会由青年艺术家仇澜锡、许樱宝担任钢琴艺术指导,王晔、马春鹏担任主持人。舞台上青年艺术家倾情演绎,舞台下观众反响热烈。
音乐会中演绎了很多中央歌剧院首次演出或以往不常见到的曲目:包括多尼采蒂的歌剧《村女琳达》选段“噢,这心灵之光”,《鲁克蕾莎·波吉雅》选段“幸福的秘诀”;贝里尼的歌剧《凯普莱特与蒙泰古》选段“啊,多少次,我向你恳求”;马斯内的歌剧《熙德》选段“流吧!流吧!我的眼泪”;雷哈尔的歌剧《朱迪塔》选段“我双唇的吻如此火热”等。
此次“乐光永熠”系列 而立风华——中央歌剧院青年人才音乐会,是剧院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青年艺术家逐渐成长起来,他们以青春清新的艺术气质和稳步精进的舞台技艺,给观众朋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歌剧艺术创作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从音乐爱好者最熟悉的莫扎特歌剧《女人心》选段“你们转向她,注视她”开始。在莫扎特短暂而辉煌的创作人生中,留下了20余部歌剧作品。其中《女人心》是他后期创造的意大利喜歌剧的典范之作。它赞颂了美好的爱情与人性的宽容,在今天依旧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情味的优秀喜剧之一”,由男中音歌唱家蒋涛演唱。
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莫扎特选取他作为主人公创作的两幕歌剧《唐璜》,虽然篇幅不大,但创作上极为考究,音乐优美动人、戏剧张力十足,是一部介于悲剧和喜剧间的精品之作。男中音歌唱家徐祝鑫、女高音歌唱家李雪菲带来其经典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
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他的作品被誉为19世纪初美声歌剧的典范之作,他善于编织旋律线条,细腻悠长的曲调给歌者极大的发挥和抒情的空间,同时他的作品中也常常会出现高难度的花腔唱段,作品变化丰富,对演唱者的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女高音歌唱家李昊媛带来歌剧《村女琳达》选段“噢,这心灵之光”,女中音歌唱家李欢带来歌剧《鲁克蕾莎·波吉雅》选段“幸福的秘诀”。
多尼采蒂的传世经典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以流畅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哲理,成为意大利美声歌剧的顶峰之作。男中音歌唱家王艺清为大家带来了其中的选段“残酷的命运”。
接下来上演了本场音乐会重唱人数最多的一首曲目——《拉美莫尔的露琪亚》选段“这时我还顾忌什么”,被誉为是西方歌剧中最优美,最富戏剧张力的六重唱。由男高音歌唱家李金朔,男中音歌唱家王艺清,女高音歌唱家陈颖芳,男高音歌唱家王艺博,女中音歌唱家李欢,男低音歌唱家罗滔演唱。
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是与多尼采蒂齐名的歌剧大师。他的歌剧《凯普莱特与蒙泰古》讲述的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其中朱丽叶的唱段“啊,多少次,我向你恳求”是女主角朱丽叶在知道自己即将和她不爱的人结婚之后,忧伤地唱起代表她主题的宣叙调,独白式的唱段将朱丽叶的悲伤完美地呈现出来,由女高音歌唱家高瑞璇演唱。
歌剧史中的传奇作曲家威尔第,于1857年创作歌剧《西蒙•博卡涅拉》,其选段“破碎的心”,由男低音歌唱家马春鹏演绎;在意大利人民心中威尔第除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外,还是一位民族英雄,因为他的作品中充满着浓浓的民族性与反抗精神。歌剧《伦巴第人》是一部展现爱国精神的歌剧,男高音歌唱家李金朔带来了其选段“愿把欢乐倾注”。
歌剧《茶花女》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小说原作者小仲马在看完这部歌剧后,曾无限感慨地说:“50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了不朽。”女高音歌唱家姜晓雅娣带来选段“为什么我心激荡”。
接下来,观众的目光从意大利歌剧转向法国歌剧。《霍夫曼的故事》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奥芬巴赫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船歌”是其中一段著名的女声二重唱,这首歌的素材取自威尼斯贡朵拉船歌曲调,平滑而流动的节奏配以温柔的女声,描绘出了尼罗河上迷人的夜景,浪漫而温馨。观众随着女高音歌唱家李灵娟、女中音歌唱家苗艺凡的歌声,一同走进这部作品中。
音乐之旅继续停留于“法国”,在19 世纪法国作曲家中,歌剧创作数量最高的就是马斯内了。1885年,马斯内根据史诗题材创作的歌剧《熙德》,描述了一对恋人被裹挟进父辈的仇恨之中,在爱情与为父报仇之间纠结痛苦的故事。女高音歌唱家刘雨带来其中的选段“流吧!流吧!我的眼泪”。
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洛,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歌剧《丑角》音乐具有鲜明的意大利民族风格,旋律优美、节奏流畅、结构紧凑,并采用了戏中戏的形式使戏剧张力更加浓烈,是当之无愧的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先锋。女高音歌唱家刘晓骅演唱其中的咏叹调“鸟儿在天空鸣叫”。
乔尔达诺歌剧《安德烈·谢尼埃》以写实手法展现了诗人安德烈·谢尼埃在法国大革命中的英雄伟绩,以人物的爱情纠葛为引线,描写了大革命时期不同阶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折射出法国大革命爆发早期的风云变迁。男中音歌唱家赵朗旭演唱剧中的咏叹调“祖国的敌人”。
普契尼是继威尔第之后最重要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一生共有12部流传在世的歌剧作品,如我们熟知的《图兰朵》《蝴蝶夫人》,当晚由女高音歌唱家刘璐瑶演唱普契尼作品《曼侬·莱斯科》中的选段“孤独,我堕落,被人抛弃”,以及由女高音歌唱家陈颖芳演唱《艺术家生涯》中的选段“漫步街上”。
音乐会的尾声,我们走进匈牙利作曲家雷哈尔,他的创作领域主要在轻歌剧,而其中最具代表的一部《微笑王国》,则是描写了20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这个东方神秘大国的好奇、猜测与向往,可以说雷哈尔将他最优美动人的旋律都放在了这部歌剧中。男高音歌唱家王艺博带来选段“你是我的一切”。
《朱迪塔》是雷哈尔创作的最后一部轻歌剧,在这部作品中,他的个人特色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叹咏调“我双唇的吻如此火热”在歌剧界广为传唱,影响深远,由女高音歌唱家王晔为观众演绎这一经典选段。
音乐会的最后,全体演员登台,共同演唱《茶花女》选段“饮酒歌”。观众们意犹未尽,全体演员共同返场,加演《青春舞曲》和《茶花女》选段“饮酒歌”,演出达到高潮。
文/孙玉莹、王晔、马春鹏
图/张梦丹
编辑/孙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