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演出预告 |  演出报道  |  剧院动态  |  剧院领导  |  艺术家介绍  |  剧院介绍   |  票务信息  |  剧院院报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安全声明  |  常见问题
中央歌剧院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0501821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1002625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外东中街115号   联系电话:010-65514787  010-65535582 传真:010-65535572

可信组件
>
>
歌剧导赏|普契尼和他的《三联剧》(中央歌剧院版即将亮相)

演出预告

歌剧导赏|普契尼和他的《三联剧》(中央歌剧院版即将亮相)

作者:
裴修文
来源:
宣传中心
【摘要】:
贾科莫·普契尼(1858-1924年),意大利作曲家,尤以真实主义歌剧创作见长,主要创作了12部歌剧作品,代表作:《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曼侬·莱斯科》等。

        贾科莫·普契尼(1858-1924年),意大利作曲家,尤以真实主义歌剧创作见长,主要创作了12部歌剧作品,代表作:《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曼侬·莱斯科》等。


        1918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余温刚刚消退,欧洲百废待兴。此时,北大西洋还有水雷,海航仍旧面临重重危险,普契尼没能踏上美国之旅。这个月的14日,大都会歌剧院首演了一部特殊的歌剧作品,准确地说,是三部。这就是由独幕歌剧《外套》《修女安杰丽卡》和《贾尼·斯基基》组成的《三联剧》。首演未能等到作曲家普契尼亲临现场,他只能在大洋彼岸听闻这次首演的反响:谢幕40次,观众非常热情,特别是对于《贾尼·斯基基》。这是普契尼第一次远离他新作的首演,并且是他生前最后一次首演,也是他生前创作完结的最后的歌剧作品(后一部《图兰朵》由作曲家阿尔法诺完成了结尾部分)。


玛丽亚·卡拉斯《我亲爱的爸爸》


        也许你没看过《三联剧》,但你或多或少听过《贾尼·斯基基》中这首《我亲爱的爸爸》,和《今夜无人入睡》一样,它被各种文学、影视题材,或各种音乐会、短视频等渠道介绍与演绎。

 

1.何为“三联剧”?


        “联剧”这种戏剧模式在古希腊悲剧中就已经被采用,往往是由三到五部有相互关联又可以相对独立的戏剧作品构成,以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三联剧为代表。在歌剧中,提到四联剧,我们常常会想到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而提到三联剧,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普契尼的这三部作品(又称三合一歌剧)。但普契尼的《三联剧》却并不是我们以往认知的“联剧”模式,它更直接的是由绘画中的“三联画”的艺术构思结构演化而来。普契尼受马斯卡尼《乡村骑士》的影响,一直想创作独幕歌剧,《外套》打头阵,后逐渐隐现出创作想法:写三部独幕剧并组合起来。1916-1918年,普契尼陆续完成了这三部歌剧的创作。
 

 

弗拉·安吉利科(1387-1455年)

创作的《佩鲁贾祭坛》三联画

        不管从戏剧角度还是音乐角度,这三部剧其实都没有多少关联性。所以严格来说,此“联剧”非彼联剧。但普契尼本人却认为,三部歌剧组成了连体,有对比性,它们在情绪上也是悲、抒情、喜的一个递进过程。所以他曾反对三部作品被分开演出。现如今,不管是三部一起演还是单独拿出其中一部演出,我们都习以为常了。其中,《贾尼·斯基基》被单独演出的几率最高,普契尼最中意的《修女安杰丽卡》单独上演率反而较低。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外套》与《贾尼·斯基基》两部剧组成的演出。上世纪80年代,中央歌剧院曾把《贾尼·斯基基》与莱昂卡瓦洛的《丑角》同台演出。2020年年底,中央歌剧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上演的音乐会版《三联剧》,为了融合三联画舞台布景,在演出顺序上,把《修女安杰丽卡》放在了《外套》的前面。

 

2.风格多变的普契尼

        普契尼相当长的生活状态就像他后来创作的《艺术家的生涯》的人物一样,只是清贫的艺术工作者。是什么让普契尼执着于歌剧?首先是威尔第,在观看歌剧《阿依达》后,普契尼视威尔第为偶像,并决心在学习与往后创作上遵从一个核心:写歌剧!后来,比才的《卡门》和室友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等作品对普契尼的创作都产生了不少影响。

        “音乐浅薄,题材低俗……”普契尼的歌剧招致过许多骂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才越来越重视和喜欢他的歌剧。如果单说普契尼只是真实主义歌剧作曲家代表,这有点以偏概全。《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普契尼》中有一句话可以很好概括:“他从不隶属于哪个特定的流派,却总是与他那个时代的一切音乐流派保持着联系。”成长于瓦格纳与威尔第争锋的年代,普契尼受到了以威尔第为代表的意大利歌剧和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奥歌剧,还有喜歌剧,法国抒情歌剧,轻歌剧,真实主义歌剧,印象派歌剧等,以及其他各种文艺思潮的影响。但他也一直有其个人独特风格。
 

 

普契尼与妻儿家庭照(1900年)


        题材上,普契尼在尽量表现现实的生活,反映着时代风貌,至于对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描绘,他也比很多作曲家要走得更远。音乐上,他的歌剧总是能凸显地域音乐文化特征,不拘泥于传统,也不盲目追求先锋,他坚持自己的创作态度:不为强调乐队而弱化人声,不为表现效果而牺牲悦耳。关注女性,关注小人物,关注最真实的人性本身,关注爱与死是其永恒的主题。阴晴圆缺道尽人间百态,喜怒哀乐轻描世事无常,变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不变的是普契尼动人的音乐,以及音乐在戏剧中的极致表现。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他是歌剧界的莎士比亚的原因。

3.外 套

        真实主义(Verismo)风格主要是受19世纪下半叶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影响而产生,它的特点是反浪漫主义,强调客观地记录生活。从《乡村骑士》和《丑角》吹起的这种风潮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初。真实主义歌剧透露着一个特点:生活化的故事,强调感官的刺激和暴力表现,其中不少都有情杀、仇杀内容。《外套》也不例外。

斯卡拉歌剧院早期

《外套》演出舞台设计图

        《西部女郎》之后,普契尼一直在寻找新素材。1912年,他在巴黎看了法国作家戈尔德的左拉风格话剧《外套》后,决定把它改编成歌剧。脚本先是马尔蒂尼改编,但普契尼不满意,转而让脚本作家阿达米创作。


马雷克·亚诺夫斯基指挥

德累斯顿爱乐乐团版《外套》前奏曲

        《外套》在平行四度音型织体中开始了前奏,前奏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德彪西的印象主义音乐。连绵又时而片段化,富于戏剧表达的音乐给我们塑造了一个阴暗的真实主义歌剧环境,告诉我们:20世纪初的巴黎塞纳河畔,不仅有咖啡和艺术展,还有乏味而凌乱的底层工人生活和承载着他们生计的驳船。工人成为全部主角,在以往歌剧中几乎没有。压抑的命运、青春消逝、现实的无能为力、无休止的劳作、酒精的慰藉……小人物的遭遇引起普契尼的同情心。就连剧中的卖唱人,也唱到了《艺术家的生涯》中的故事,这不也是普契尼的化身吗?他人在戏外,也在戏中。

        这是关于因情欲而起的情杀戏。“人都有外套,它有时包藏着欢乐,有时包藏着悲伤,有时它还包藏着罪恶!”这是女主人公乔尔婕塔与他的丈夫米凯莱的最后的对话,随后,米凯莱掀开外套,外套底下正是被他杀死的那个与妻子暗生情愫的路易吉。外套,它是一种象征,它可以是不堪的生活的皮囊,剥开则暴露本质;它也可以是人掩盖欲望的一种化身,掀开则袒露人性。

4.修女安杰丽卡

        福尔扎诺只有女性角色的剧本吸引了普契尼。故事发生在17世纪晚期意大利的修道院里:未婚先孕的贵族女安杰丽卡留下孩子后被逐出家门,她来到了修道院,七年来一直在赎罪。她姨母为了分家产,来修道院让她签字放弃继承权。而安杰丽卡只想知道她的孩子情况,姨母告诉她孩子已经死去。安杰丽卡悲痛欲绝,她因对孩子的爱而失去理智饮毒自尽。她祈求原谅,剧尾,在梦幻的天堂,她与孩子团聚。

图片大都会歌剧院

《修女安杰丽卡》首演舞美图


         “欲望是生命的花朵,不在死亡的土壤中绽放……”这是安杰丽卡的唱词,由此,修女们展开了欲望的探讨。全剧明线谈的是欲望,它不仅仅是物质、权色等欲望,剧中谈到的摸一下可爱的小羊以及安杰丽卡想看她的孩子,在教引嬷嬷看来,这些欲望都不被允许。全剧暗线则是赎罪,结合结尾,延伸开就是救赎。这种救赎不像瓦格纳某些歌剧那样表现得更具体、更淋漓尽致。当然,本剧也体现着母爱的高贵。

        《修女安杰丽卡》的音乐抒情、华美又带有忧伤,在《三联剧》中,它常常因为戏剧情绪、节奏方面被批评,但普契尼格外爱惜这部剧,他有一位做修道院院长的姐姐,他曾亲自去修道院为修女弹奏此剧片断。

 

5.贾尼·斯基基

“就如同走过去的那个恶魂,

为了获‘马女王’继承之权,

竟敢装多纳蒂·博索马主,

立‘合法’之遗嘱,掩盖欺骗。”

——但丁《神曲·地狱篇》

第30章42-45行。

        贾尼·斯基基何人也?但丁之所以称贾尼为恶魂,是因为传说中,他咬住了伪造假币者卡波乔的脖子不松口,形象凶残。原作中注释的故事是这样的:博索的儿子西蒙内见其父死亡,秘不发丧,唯恐遗嘱对自己不利,遂请贾尼模仿博索重立遗嘱。但贾尼利用机会掠夺了财富,最后被打入地狱受罚。

 

朱塞佩·德·卢卡(1876-1950年)

1918年,首演中饰演贾尼·斯基基

        福尔扎诺借贾尼这个人物展开了创作。歌剧中的多数人物和原作没有多少联系。故事发生在1299年,佛罗伦萨富商博索去世,众亲友赶来欲分家产,奈何遗嘱把遗产捐给了修道院。博索之侄里努乔请贾尼来帮忙。与此同时,里努乔与贾尼之女劳蕾塔热恋,但亲友不同意他娶没有嫁妆的劳蕾塔。贾尼制定计划假扮博索,重立遗嘱,众人最后只分得少量财产,大半留给了贾尼,成全了女儿的爱情。

        “还有比这样的财产分配更好的结局吗?……把我送进地狱也没关系。只要但丁老人家允许,只要在座的诸位满意,请将我的罪名减轻。”贾尼打破“第四堵墙”的观演关系,最后的台词可谓点睛之笔。没错,他以恶惩恶,用闹剧讽刺了人的物欲与贪念,反而被成全的爱情显得熠熠生辉。

        吸收意大利传统喜歌剧和罗西尼式喜歌剧之长,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贾尼·斯基基》带着独特的意大利地域风味,其更多还体现着普契尼个人风格,同时,也带有威尔第《法尔斯塔夫》的影子。

6.结束语


        三部歌剧分别体现了悲剧、抒情和喜剧三种戏剧情感色调。《外套》是反映底层人物的最纯粹的真实主义歌剧,《修女安杰丽卡》是纯粹只有女性角色的歌剧,而《贾尼·斯基基》则是普契尼唯一一部纯粹的喜剧作品。《外套》是情欲,《贾尼·斯基基》是物欲,而《修女安杰丽卡》则更直面探讨了广义上的欲望。这三部剧告诉我们,对于欲望,我们要有善恶之分,要有对真善美的无限追求。


        1924年,普契尼逝世。这位“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后一位歌剧大师”基本上宣告了意大利歌剧黄金时代的结束,甚至可以宣告有别于现当代歌剧的欧洲传统歌剧黄金时代的结束。“为剧院创作吧,记住,只为剧院创作!”这是普契尼一生创作的写照。在剧院里,我们更能体会到普契尼丰富多彩的歌剧的魅力!

撰稿/裴修文

编辑/孙玉莹

敬请期待

中央歌剧院
普契尼《三联剧》


《外套》
《修女安杰丽卡》
《贾尼·斯基基》

 

时间:2023年7月7-8日19:00

地点:中央歌剧院剧场


购票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卡门》即将在新清华学堂上演
电子节目单 | “乐光永熠”系列 不惑风采——中央歌剧院中年人才音乐会
2023首都市民音乐厅 | 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茶花女》 精缩版
年度重磅大戏中央歌剧院普契尼《三联剧》(《外套》《修女安杰丽卡》《贾尼·斯基基》)即将亮相中央歌剧院剧场
电子节目单 | “别”样精彩——乌兹别克斯坦阿里舍尔·纳沃伊国立大剧院歌剧和芭蕾舞精选晚会